阅读名人故居 之 大家·对话
6月10日上午,在徐汇区汇展示厅举办的“大家·对话”主题是“阅读名人故居”。
这几天,四位名人故居掌门人带着我们一起参观了宋庆龄故居,巴金故居,柯灵故居和张乐平故居。
从宋庆龄故居到巴金故居,再到柯灵故居,最后到张乐平故居前后不足1500米。为什么上海要花大力气保护这些名人故居,为什么这些名人的亲人要把拥有那么多珍贵的记忆的故居捐赠出来,最后一位嘉宾要为我们找出答案。
上海史研究专家薛理勇为大家带来的讲演题目是,“走进名人故居,窥见城市历史文脉”。
薛理勇说,现在上海有很多“名人故居”和“名人旧居”,“名人故居”是有特定概念的,必须自己向政府提出申报,得到政府认可后才称得上是“故居”。
“名人故居”的最大特征是,在尊重名人家属意愿的前提下,恢复名人生前的生活状态,通过展示名人生前使用过的实物来介绍其生平。“名人故居”不一定要吹嘘名人多么伟大,只是让大家去瞻仰,了解当时名人生活的真实环境。
在谈到如何保护名人故居时,薛理勇说,名人故居本质是“人”,其次才是“房子”。希望在对故居进行保护的同时,要向公众介绍清楚这个房子最初的主人是谁,房子的设计师是谁,先后都有谁住在这里,最后居住的名人是何时搬入的,是什么原因搬入的,等详细信息。这样做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体会“文化”的两个方面——“物质的”和“非物质的”。
薛理勇发言后,几位嘉宾开始了“大家 · 对话”。
主持人秦畅说,通过几位嘉宾的介绍可以让大家知道,这些名人生前都有交往,通过他们之间的彼此往来,让人走进故居后会觉得这里有故事,这些故居也是串连在一起的。
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,如果天气好的时候,每天下午三四点钟,他会在衡复风貌区走一走看一看,幻想着巴金当时的生活状态,比如说,他是在哪里剪发的,在哪里寄信的,平时又多是在哪里吃饭的。
一说起吃饭,主持人海波赶紧问张乐平的儿子张慰军他父亲当年的喝酒趣闻。
张慰军说,张乐平很喜欢喝酒,“一喝还就高”,夫妻俩也经常因为喝酒吵架。有一次,张乐平在家和朋友吃饭时多喝了几杯,他夫人就劝他不要再喝了,张乐平很不高兴就赌气的说“那我就戒酒了”,刚说完就又端起酒杯和朋友说,“来,为我戒酒干杯!”
张慰军话音未落,台上台下都笑成了一片。
周立民补充说,著名画家黄永玉也曾多次和他说过张乐平性格豪爽大气,黄永玉刚到上海的时候有困难就去找张乐平,以至于后来他逢人便讲,“有困难就找张大哥,没吃没喝,就去他家混吃混喝”。张慰军也说,当年每次做饭母亲总是煮一大锅饭,有人来就问有没有吃饭,没吃的话就留客人在家吃饭。总之,那时候家里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。
薛理勇说,徐汇区有很多名人居住过,在审批名人故居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发挥正能量,过去的所谓地痞流氓的居所作为故居就不是很合适。此外,名人故居还要有条件的开放,如果还有人生活居住在这里的话,可以在门口设置铭牌或是二维码标识,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上海是一个多姿多彩,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。
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副馆长邵莉说,名人故居承载着记忆和历史,故居里的人物,事件,建筑和环境是其他场所不可复制,不可营造的。邵莉认为,名人故居的社会价值应该是,“提供一种文化体验,让历史的记忆来影响人”。
柯灵先生夫人陈国容的外甥朱欣说,柯灵先生曾说过自己一辈子没有遗产,所有的财产就是自己的著作,他希望有喜欢他著作的人来做些研究。朱欣还说,今天我能把柯灵的故事讲给大家听,但是今后谁能来讲他们的故事呢,他希望能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把这些故事记载下来,传承下去。
周立民说,希望在参观名人故居前要多做些功课,提前了解建筑背后的人文意义。只有这样参观故居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己内心与参观的名人之间的“呼应”。巴金故居有自己的期刊,每年还会组织大规模的纪念活动,除了巴金故居本身还从其他方面来弘扬巴金精神。也就是说不仅是简单地参观浏览故居建筑,而是把名人精神通过这个建筑的物理空间来发扬光大。
讲座最后,嘉宾们还回来的听众提问。
11:45 阅读名人故居讲座,完美落幕。
END
往期公众号中徐家汇周边的相关链接
James Turrell : Immersive Light , 观展体验(上)
James Turrell : Immersive Light , 观展体验(中)
James Turrell : Immersive Light , 观展体验(下)